今年以来,全县各级财政部门紧紧围绕“高质量发展这个新时代的硬道理”来推动延长财政工作,坚持“六个注重”,找准工作定位,切实做到学明白、想清楚、干到位,以财政干部队伍新形象和财政工作新成效,为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新延长贡献财政力量。
一是注重“开源”稳增长。聚焦组织收入目标,强化部门配合,狠抓财源培植和税源监控,强化税收征管,确保“颗粒归仓”,挖掘收入潜力,夯实财源建设基础,以钉钉子精神抓紧抓实抓细收入组织工作,千方百计实现全年收入增长目标任务。按照“确认、确权、确值”原则,分类建立可盘活国有“三资”清单,对适宜拍卖、变现、租赁、收回的,及时予以处置;发扬“争抢转”作风,保持“拼抢实”状态,紧盯政策风向多谋项目、快谋项目,让更多项目纳入全省盘子、挤进全市笼子;持续加大非税收入征收力度,制定和完善促收机制,挖掘非税收入潜力,定期盘点各部门征收进度,推进非税收入预算执行,努力做到应收尽收、应缴尽缴。
二是注重“节流”强管理。把艰苦奋斗、勤俭节约作为预算收支安排的基本原则,出台《关于落实党政机关习惯过紧日子要求的具体措施》从严格预算约束、兜牢“三保”底线、规范公务支出、加强采购管理、严格项目审批、优化资产配置六个方面提出二十条具体落实措施,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,持续提升财政资金的使用收益。不断调整优化支出结构,将“三保”和还本付息以外的有限资金投入到基础设施、产业发展、化解债务等领域,坚决收回低效、无效资金。
三是注重“优支”兜“三保”。要牢固树立党政机关习惯过紧日子的理念,集中财力保重点。认真落实“无预算、不开支,有预算、不超支,非必须、不列支”的相关要求,严把预算执行关、严控预算外开支。严格把“三保”放在绝对优先位置的刚性制度约束,按照保工资、保基本民生、保基本运转、债券还本付息、项目工程款等支出顺序安排支出,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,把钱用在民生最急需的地方,用在发展最关键的地方。坚持守底线、算好账、敢发声,用事实说话、用数据印证,打破利益藩篱,抑制花钱冲动,统筹兼顾、系统谋划、多方合力、整体推进,让有限的财力发挥出最大社会效益,用政府的“紧日子”“苦日子”换取老百姓的“好日子”。
四是注重“破冰”深改革。严格实行绩效评价问责,做到花钱问效、无效问责,让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效益,突出“以事定钱”“成本管控”,加大重点政策和项目跟踪问效力度,推动评价报告从“财务报告”向“绩效报告”转变,加强预算绩效评价结果运用,倒逼预算单位增强绩效理念。实现评价结果与完善政策、调整预算有机衔接。深化政府采购制度改革,健全政府采购全过程的信息公开机制,压实采购人信息公开主体责任,强化重点信息内容发布,构建信用信息推送、接收、查询、应用一体化诚信管理平台,促进信用信息评价结果在政府采购领域的运用和共享。推动财会监督专项行动走深走实,开展预决算公开情况专项检查及会计监督检查,严厉打击财务会计违法违规行为,维护财经纪律和市场经济秩序。
五是注重“底线”控债务。在充分评估本县实际需求的基础上,合理申报发行地方政府债券,确保债券资金用在“刀刃上”,树立成本控制意识,以基本满足功能性需求为原则,从严控制政府投资项目成本,杜绝重复投资等现象,按照“资金跟着项目走”的原则,避免资金闲置;坚持底线思维,通过做好“加减乘除”,即资金申请做“加法”,债务化解做“减法”,效益发挥做“乘法”,风险防控做“除法”,对债券资金实行“借、用、管、还”全流程管理监督,守牢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的底线,全面落实“举债必问效、无效必问责”的政府债务管理机制。
六注重“修身”提素质。强化财政部门政治属性,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、政治领悟力、政治执行力。坚持“以政领财、以财辅政”,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、重要指示批示精神,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财政工作的实际举措;坚持严管与厚爱结合、约束和激励并重,完善落实鼓励干部担当作为的容错纠错、激励保护机制,旗帜鲜明为担当者担当、为负责者负责,激发干部队伍的生机与活力;统筹推进国家安全、综合治理、信访维稳、机要保密、档案管理、网络安全、安全保卫等工作,提高后勤服务保障水平。
文字:王靖博
审核:景海军